适合对象:
小升初学生、新初 一学生
课程名称:
小升初衔接班
课程简介:
三中英才针对即将升入初 中的新初 一学生,开设小升初培优精品课程。学校将会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习规划,并根据每位学员不同的接受程度,在有效时间内充分安排课程设置。对于初 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全 面客观的梳理,让学生对于整体学习有一个大致了解,并形成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
课程内容:
1、数学衔接: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进行指导性提升,积极应对初 中学习节奏。
2、语文衔接:练习写记实作文、想象作文、读书笔记、书信等,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英语衔接:掌握语法的构成及词形的变化,理解在不同语境中或不同时间状语下时态的转化。
上课时间:
寒暑假或周末,根据需求排课
通过测评,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思维能力,发现知识疏漏,定辅导规则。
通过首次体验课,查找学习习惯、解题方法、思维技巧等方面的不足。
结合测评和首次课的表现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并交教导处、教研组审查。
知识点、考点+例题+巩固练习+题后反思+作业,讲疏漏、练缺弱、点拨方法、调试心理、改善习惯各个击破。
定期跟踪回访,及时了解学习中的问题。不定期召开家长会,多方沟通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教学方式,确保教学效果。
不定期的对学生进行测试考评,检测近期学习情况同时查漏补缺,及时优化调整下一步的教学方案。
三中英才文化理念
用优质教育陪伴中庭成长
成为西南、全国知名、持续成长、受人尊敬的教育机构
重情怀 致良知 负责任 有温度
陪伴成长
三中英才 更懂重庆学生
2000年 |
创办重庆市沙坪坝区三中英才家庭教育服务所 |
2001年 |
构建家庭教育课程体系 |
2002年 |
在重庆率先推行“骨干教师授课”模式 |
2003年 |
在重庆率先推行“固定教学场所”模式 |
2004年 |
推出三 大教学理念构建学生学习成长体系 |
2005年 |
帮助学生突破千人次 |
2006年 |
新增杨家坪、南岸区、江北区教学点 |
2007年 |
新增渝中区、龙湖、陈家桥教学点 |
2008年 |
新增知联三楼高中教学点 |
2009年 |
组建高水平、专业化教研团队 |
2010年 |
新增立海大厦、欣阳广场教学点 |
2011年 |
组建教学管理部,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提升 |
2012年 |
新增巴南区李家沱教学点 |
2013年 |
新增北部新区星光学校教学点 |
2014年 |
新增清华源教学点 |
2015年 |
新增融侨、汽博教学点 |
2016年 |
新增鲁能教学点 |
2017年 |
成立教研中心 |
2018年 |
新增沙坪坝拉摩教学点 |
2019年 |
新增奉节、大坪英利、龙湖U城教学点,服务16个美好社区 |
2020年 |
教学点数量近30家 |
1、知识难度加大
①小 学没有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
②小 学学习注重感性的形象思维,但是初 中开始,对逻辑思维有要求注重理解思考。
③分类讨论的思想,答案不再,小 学讲的是答案的性。
④计算能力很欠缺,初 中对计算要求较高,作业和考试经常计算出错,计算能力跟不上。
2、学习方法改变
①小 学是按老师老师要求做;初 中需要做出学习计划,老师监督完成。
②初 中重视预习,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③训练题目增多,需要大量拓展练习;小 学时老师不停的讲,学生不停地背,初 中基本上是老师少讲,即使讲都是都是有简单到复杂。
④小 学对答题规范要求很低,没有严密的推理过程;初 中对答题规范要求,还需要学会归纳总结、改错。
3、学习环境改变
①对初 中新环境的不适应,尤其是到一个新的学校、接触新的老师、同学,难免会出现排斥的现象。
②对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升入初 中后,学习科目明显增多,课程量也明显加大,许多孩子对这种科目变多很不爽,甚至会出现厌学的心理。
③不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适应不了老师的教学进度。
重庆三中英才学校
作为重庆本土教培行业的知名企业,三中英才始终秉承着“重情怀、致良知、负责任、有温度”的核心价值观,“以陪伴成长”为服务理念,为5-19岁儿童青少年提供全学科、高品质、多样化的教育服务,累计服务重庆36万个家庭。目前,在重庆拥有直营校区30多家。
三中英才全职教师700多人,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与重庆本土学情接轨,三中英才链接公立校强大的教学资源,聘请重庆当地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退休的市重点中学高 级教师、市骨干教师作为成长导师,开展通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超级老师培训。老师们主动走出去,与在重点中学任教过的老师们切磋和磨课,从而让所有老师们更懂重庆新教育政策和新学情考情变化。
三中英才根据家长有对教育政策和家庭教育的需求,各个校区开设英才大讲堂,定期举办升学规划、政策分享、家庭教育、行为习惯等主题讲座和互动活动,帮助父母们了解新的教育政策、家庭教育常识和学生心理等,缓解家长们的焦虑,让家长们在培养孩子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我要举报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