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英才初升高冲刺班
适合对象:
初 三即中考和初升高学生
辅导方式:
一对一或小班教学
课程内容:
1、初 中学科知识系统复习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各学科的知识系统梳理与复习,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对每一个部分的知识都能够熟练运用。
2、不同类型的目标针对性冲刺辅导就不同类型的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设计与冲刺辅导。例如:直升考试、二诊考试、自主招生考试等等。
3、查漏补缺,消除知识漏洞就偏科或者知识掌握不全 面、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全 面的知识查漏,找出学习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在中考前,查漏补缺,消除知识漏洞,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4、整体能力提升,突破学习瓶颈除了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以外,针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专项培训。例如:审题能力、解题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协调控制能力以及应试技巧等等。
5、心理辅导有专门的心理素质老师,为学生缓解学习压力,解决心理疑问,消除学习障碍等等,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
6、自习课答疑辅导。
三中英才服务体系
1、前期沟通咨询
面对面沟通,详细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
2、科学完善评估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完善的评估
3、定制个性化辅导计划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学科需求定制个性化辅导计划
4、面对面授课
1对1或小班面对面授课,因材施教,专项巩固
5、多对一个性化服务
教学管理服务多人团队,提供贴心服务
6、监测评估
监督指导,及时反馈、随时修订辅导方案
个性化创新教育理念,一个学生一个教学团队,一个学生定制一套教学计划的因材施教模式,真正做到针对性辅导
丰富个性化教学经验的教师,充分了解当地中小 学教学和考试特点,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专业服务
校内各科目个性化1对1或各种精品小班教学,面向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委托辅导,提供差异服务
全程1对1个性化或小班教学,通过授课、陪读、答疑3种辅导方式,获得知识、能力、习惯3种提升结果的133提升计划
为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诊断测评、匹配适合的优 秀教师、量身定做个性化学科方案,进行个性化辅导教学
专业的教育咨询师、经验丰富的学科教师、细致周到的班主任老师、优 秀的陪读教师、心理咨询专 家为学生服务
黄老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热爱语文教育事业,用爱心去浇灌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就像阳光普照大地一样,给学生以温暖。用心灵与学生进行沟通,用微笑去面对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用博爱去宽容学生的错误。课上是师生,课后是朋友,以活跃的课堂气氛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信赖。
鲁老师:资深英语教育专 家,从事一线教学十多年,专注学科英语培训、师资培训、教材研发、教材音像录制等工作,擅长全英教学,注重身教重于言传,深受学生爱戴。
李老师:初高中数学教师,从教九年,熟悉各年段教学重难点,注重因材施教和数学思维的培养,辅导学生参加比赛多人获奖,主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吴老师:中学物理教师,11年教学经验,寓教于乐,具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熟悉教材,对中高考题型及命题方向把握准确。注重唤起学生的自信,快乐学习。
重庆三中英才学校成立于2000年,拥有30多家直营校区,秉承“重情怀、致良知、负责任、有温度”为核心价值观,以“用优质教育陪伴中国家庭成长”为使命,坚持“陪伴成长”的服务理念,开设一对一及各种精品小班课程,为3-18岁儿童青少年提供中小 学学科辅导、中高考集训、出国留学考试等全学科、高品质教育产品,集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生涯规划、高考志愿填报、户外素质拓展、游学研学等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与一体,累计服务重庆36万组家庭。深耕本土学情,更懂重庆学生。
重庆三中英才坚持创新发展,全职教师700多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5% ,拥有一大批北大清华学霸师资和市级重点教师,根据重庆当地特色自主研发各类培训课程数十门,各学科教材教辅上千套,各类试卷课件上万套。
重庆三中英才坚持依法、诚信、规范办学,严格履行自律公约,多次获得“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守合同重信用单位”、“重庆优选教育机构50强”、“五星级培训机构”、“重庆十大诚信教育品牌”等荣誉称号。
初 三学习技巧
1.通览教材和相关教科书
通览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指同学们应有教师备课的钻研精神,在教科书的辅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去体验教材的实质,即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变要我学、教我学,为我要学、我自学。从而真正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更为初 三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记下疑难点,先行解决,再有针对性地听课
在通览教材的基础上,对一周内所学新课要精细研究。对自己实在不懂之处要在预习本上记下,课上要侧重听教师讲解思路,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思维训练。学习上切记“吃白饭”,预习就是自己种庄稼,当然收获的果实感觉就大不相同了。
3.预习,不仅要预,更要习
所谓的“习”就是演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前做一些针对性地习题。在解题中,会发现问题并有利于巩固预习成果。在预习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由盲目地听到用心听、用神听的佳境。因为此时,我们听的内容决不是一堂课的内容,而是主动完成了或部分完成了知识间的内在整合。即更进一步巩固了我们对全册书内容的理解。
我要举报 赞0